台灣的行政院長和中央銀行將研究比特幣作為戰略儲備,起草親加密貨幣規則,並試行 BTC 國庫持有。
據報導,台灣的行政院長和中央銀行已同意研究比特幣作為戰略儲備。他們還打算準備親比特幣的法規。此外,他們將有比特幣國庫持有試點計劃。這項倡議將從"等待拍賣"的沒收比特幣開始。這是朝向數位資產整合的重要一步。
這項倡議由立法委員柯巨春博士領導。JAN3 的執行長 Samson Mow 支持它。JAN3 是一家比特幣技術公司。它致力於加速比特幣的全球採用。這項宣布是在立法者之間討論增加後通過 JAN3 發布的。這些討論集中在與過度依賴傳統儲備相關的風險問題上。
相關閱讀:台灣首個公共比特幣國庫獲得 1000 萬美元資金 | Live Bitcoin News
五月,柯巨春博士呼籲國家中央銀行考慮將比特幣納入國家戰略儲備。柯列出了考慮不同儲備策略的多個理由。這些包括新台幣的波動性、全球通貨膨脹和區域地緣政治風險。這確實表明了財務彈性的需求。
新台幣今年極為波動。它在一天內上下波動了 5%。柯批評了國家對美元的依賴。他觀察到台灣經濟中的財務脆弱性。因此,他提議應將比特幣納入台灣財務策略的一部分。
台灣的行政院長和中央銀行已承諾研究比特幣。他們認為它是戰略儲備。他們還將在六個月內起草有利於 BTC 的規則。這一承諾還包括試行 BTC 國庫持有。這將從目前等待拍賣的沒收 BTC 的清點開始。這是一個切實的第一步。
行政院長表示,承諾在 2025 年底前對比特幣進行詳細審計和儲備評估。這是在柯巨春博士的倡導活動之後。他引用了新台幣的波動性和全球通貨膨脹。他還引用地緣政治風險作為尋找儲備策略替代方案的理由。這是全面審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
據報導,中華民國(台灣)中央銀行希望研究比特幣作為戰略儲備。它還將在沒收比特幣的幫助下試行國庫持有。在 2025 年 3 月 25 日(UTC +8),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FSC)發布了一份草案。這是為了"虛擬資產服務法"。它旨在改善監督和投資者保護。
所有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s)必須在 2025 年 9 月前完成與 FSC 的反洗錢(AML)註冊。這包括交易所和託管服務。未能註冊可能會帶來刑事處罰。這確保了一個受監管的市場。此外,FSC 已允許專業投資者交換外國加密 ETF。
儘管有這些步驟,加密貨幣目前在台灣不是法定貨幣。它們被視為投機性的"虛擬商品"。所以這是中央銀行的立場,也是 FSC 的立場。然而,正在進行的研究和法規起草表明這可能正在改變。台灣正尋求成為加密領域的主要參與者。行政院長的承諾是對數位資產日益增長的接受。
這項倡議使台灣處於以更正式的方式擁抱數位資產的位置。它可能會增加其財務穩定性。它也可能帶來新的投資機會。最終,台灣希望有一個更強健的財務未來。
這篇文章《比特幣新聞:台灣將研究比特幣儲備並起草親加密貨幣法規》首次發表於 Live Bitcoin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