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her 已推出一個新的開源工具包,可能重新定義數字錢包的建構方式。該公司推出了其錢包開發套件(WDK),旨在讓人類、機器甚至 AI 代理創建安全的自我託管錢包。
這次發布標誌著向更開放和自主的加密貨幣基礎設施邁進。開發者現在可以在多個區塊鏈上整合 Tether 的框架,而不必依賴中心化提供商。
根據 Tether 的官方聲明,WDK 提供了一個靈活、模塊化的框架,支援 Bitcoin、Lightning、USD₮、XAU₮,以及即將推出的 USA₮。它還與 Ethereum、Polygon、Arbitrum、TON、Solana 以及其他 EVM 和非 EVM 鏈兼容。
該套件允許開發者建立可在幾乎任何系統上運行的錢包,從手機到自主設備都包括在內。
WDK 通過允許任何人審計或貢獻其代碼庫來促進透明度。這種方法使機構、開發者甚至政府能夠設計獨立的錢包,而不受第三方干擾。
與收取許可費的商業解決方案不同,Tether 的框架完全開放且免費使用。
通過引入 USDT0 技術,該工具包確保了順暢的跨鏈轉賬和流動性訪問。這一功能簡化了複雜的 DeFi 操作,如借貸和交換,同時還提供了實時餘額追蹤和安全密鑰管理的工具。
Tether 的願景超越了個人加密貨幣錢包。該公司設想了一個 AI 代理和機器可以自行管理金融操作的世界。其 WDK 支援在嵌入式系統、IoT 設備,甚至自主應用程序(如機器人或智能設備)上使用。
據該公司稱,這項技術可以為從智能手機到智能冰箱的任何設備提供錢包功能。這種靈活性使數字實體能夠自我託管並直接交易。這是朝著 Tether 所稱的「AI 經濟」邁出的基礎性一步,在這種經濟中,數萬億個數字錢包可以共存。
終端用戶將體驗到簡化的加密貨幣互動,而不必擔心燃料費、網絡切換或橋接機制。另一方面,開發者可以訪問可定制的模板和小部件,為各種用例簡化錢包設計。
Tether 的 CEO Paolo Ardoino 將此次發布描述為朝向獨立金融基礎設施邁出的一步。WDK 反映了該公司持續擴大其影響力超越穩定幣,進入開源技術領域的策略。
該公司確認,Rumble Wallet 和其即將推出的自我託管解決方案都是完全使用 WDK 構建的。這表明該框架已準備好用於大規模使用,並整合到 Tether 不斷增長的生態系統中。
該套件的發布與 Tether 為去中心化未來構建開放金融工具的長期目標一致。這是為全球加密貨幣發展的彈性、隱私和不受限制的創新而做的努力。
這篇文章「Tether 通過開源錢包套件推動加密貨幣自由向前發展」首次發表於 Blockon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