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宣布計劃試行向主要交易商發行代幣化的 MAS 票據,這些票據將通過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進行結算。
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的演講中,MAS 局長謝德俊表示,三家新加坡銀行 DBS、OCBC 和 UOB 已成功使用首次實時試行發行的新加坡元批發 CBDC 進行銀行間隔夜借貸交易結算。
「作為下一步,MAS 將試行向主要交易商發行代幣化的 MAS 票據並通過 CBDC 結算,」他說,並補充說試行的詳細信息將於明年公布。
MAS 局長表示,代幣化資產(他稱之為「資產支持」代幣)「毫無疑問」已經走出實驗階段。
「債券已經在鏈上原生發行和結算。貨幣市場基金已被代幣化。主要銀行已向企業財務部門提供代幣化現金管理服務,」他說。
然而,MAS 局長補充說,這些資產尚未達到「逃逸速度」。
他接著表示,分析師預測市場正朝向「大多數金融資產」將被代幣化、交易並在鏈上結算的未來發展。然而,要實現這一未來,MAS 局長表示首先需要「在多個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首先,他認為市場參與者必須展示能夠證明「為客戶提供價值和穩定性」的使用案例。根據 MAS 局長的說法,這些公司還需要建立「參與度和流動性」,使該行業達到其潛力。
他還提到需要發生的三項「關鍵發展」。
這些發展中的第一項是資產支持代幣必須標準化,且承載這些代幣的網絡需要具有互操作性。
接下來,他表示,需要有「安全可靠的結算資產深池」。最後,他補充說,需要機構級網絡來促進代幣周圍的活動。
他接著表示,行業需要避免市場出現碎片化或過度集中的情況。
為了實現這一點,MAS 局長表示需要「合作競爭」,即公司合作建立資產支持代幣的市場,同時競爭將新產品推向市場。
局長還表示,MAS 在提議的穩定幣監管方面取得了進展。他表示,MAS 已完成對這些代幣的監管制度,現在將著手準備法律草案。
「在我們的制度下,我們重視健全的儲備支持和可靠的贖回,」他說。
MAS 根據《支付服務法》將穩定幣歸類為「數位支付代幣」。它在 2023 年 8 月推出了一個框架,適用於與新加坡元以及美元和歐元等主要貨幣掛鉤的單一貨幣穩定幣。
在他的演講中,局長警告說,未受監管的穩定幣在維持與基礎資產掛鉤方面有著「參差不齊的記錄」。他還表示,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引發類似 2008 年貨幣市場基金失敗的系統性擠兌。
新加坡監管穩定幣的努力是在美國於 7 月建立代幣監管框架之後進行的,當時特朗普總統將 GENIUS 法案簽署成為法律。此舉自此引發了全球穩定幣競賽,也使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公司開始探索穩定幣。
目前,市場由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主導。這些代幣中最大的是 Tether 的 USDT,市值超過 1,840 億美元。第二是 Circle 的 USDC,總市值超過 760 億美元。
十大穩定幣中的其餘部分都是與美元掛鉤的代幣。
按市值計算的最大穩定幣(來源:CoinMarketCap)
最大的非美元穩定幣是 Circle 的 EURC,與 USDT 相比,其市值要小得多,超過 2.987 億美元。EURC 之後,下一個最大的非美元穩定幣是 EURS,市值超過 1.39 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