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兩國關係緊張,川普預計將於本週四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期間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這將是川普第二任期內兩位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會晤,儘管他們已經通過電話交談過兩次,最近一次是在九月。市場處於緊張狀態。預測網站 Kalshi 現在顯示本週會議舉行的可能性為 93%,已有超過 600 萬美元的賭注押在這上面。
資料來源:Kalshi
此次會談的風險很高。這是在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週末在馬來西亞進行談判之後。Bessent 在 NBC 的《會見新聞界》節目中表示,他們已達成「一個非常實質性的框架」,他相信這將阻止川普計劃中的關稅上調,並為更深入的談判創造空間。
這很重要,因為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 100% 新關稅的威脅仍計劃於 11 月 1 日生效,此舉可能使某些商品的最高關稅增加到超過 150%。但 Bessent 現在表示,他不認為這會發生,理由是雙方的態度更加積極。
週四的峰會將在慶州開始,該地比華盛頓早 11 小時。因此,當韓國週四早上開始會議時,在華盛頓特區則是週三晚上。此次峰會是在馬來西亞的私人會談之後進行的,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雙方將會談結果描述為「關於安排的基本共識」。
會談的焦點不僅僅是關稅。兩國官員已確認,中國的稀土限制和持續進口俄羅斯石油將成為會談中的主要緊張點。
華盛頓對北京在稀土市場上的控制越來越感到不滿,立法者們正在向政府施壓要求做出回應。
雙方還預計將討論半導體出口禁令、中國大豆採購、芬太尼販運和軍事造船合作等問題——儘管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談判將進行到何種程度。
還有台灣問題。一位隨川普出行的高級官員表示,除非中國先提出,否則沒有計劃提出這個問題。不過,川普在離開美國前已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警告說:
Pangaea Policy 的 Terry Haines 週日表示,這些「好聽的聲音」可能會在短期內提振市場,但長期前景仍然不穩定。
他的看法是:雙方可能已同意讓休戰再持續幾個月,但沒有持久進展的跡象。更深層次的問題(技術禁令、資源供應鏈和地緣政治熱點)不會消失。
中國官方媒體週日發表了自己的說法:「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但實際情況表明雙方幾乎沒有互信。
川普訪問南韓之前,週末曾在馬來西亞停留,他在那裡參加了與馬來西亞總理的雙邊會議,並加入了東盟領導人會議。這次亞洲之行是白宮更廣泛推動在該地區建立更強大聯繫同時對北京保持壓力的一部分。
現在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慶州,看川普-習近平峰會是否能帶來實質性成果——或者只是更多的談話。
如果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您已經領先一步。請訂閱我們的通訊以保持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