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 (BTC) 在週四面臨新一輪賣壓,跌破了 105,000 美元大關。最新的市場下跌重新引發了與早期週期的比較。
但鏈上數據表明,2025 年的市場結構比 2020 年或 2021 年更為強勁。
與過去的修正不同,當時交易所儲備因投資者急於賣出而激增,CryptoQuant 表示,如今的餘額仍接近十年低點。這反映了交易場所供應更為精簡。隨時可用的比特幣稀缺性降低了長期拋售的可能性,並為更快速穩定創造了條件。
同時,長期持有者似乎基本不受近期波動影響。長期持有者支出產出利潤比率 (LTH-SOPR) 一直接近中性,與之前投降時期顯示大規模虧損和恐慌退出的深度低於 1 的讀數形成鮮明對比。
這些持有者並非拋售倉位,而是選擇性地實現利潤。歷史顯示了比特幣的復甦模式。以 2020 年 3 月的崩盤為例,在鯨魚開始再次買入之前,清除了過度槓桿。同樣在 2021 年 5 月,大型錢包重複了這一週期 - 高價賣出,然後低價買入。在 2023 年 8 月美國債務評級下調後,隨著投資者恢復,又一次快速反彈隨之而來。
每個週期都展示了市場吸收衝擊和復甦的能力不斷增強。目前的設置「並不等同於結構性弱點」。除非交易所資金流入激增引發廣泛賣壓,分析指出,比特幣目前的回調看起來不像是投降,更像是整固。
Swissblock 也觀察到,比特幣的下跌反映的是整固而非投降。該分析平台表示,在經過數週由長期持有者積累驅動的大量交易所資金外流後,一些賣出行為已經恢復,但強度明顯較輕。儘管有所轉變,BTC 仍繼續從交易所流出,即使速度較慢,表明投資者仍然保持信心,並不急於清算持倉。
這篇文章《沒有投降,只是整固:比特幣 (BTC) 這次修正真正意味著什麼》首次發表於 CryptoPot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