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ger,這個在數位資產安全領域長期享有盛名的公司,今天發表了他們所稱的所有權和身份的新篇章,推出了Ledger Nano™ Gen5、重新設計的Ledger Wallet™應用程式以及針對機構的多重簽名解決方案。這些在巴黎Ledger Op3n活動上宣布的消息,標誌著公司業務範圍的明確擴展:其硬體裝置不再只是「硬體錢包」,而是「Ledger簽名器」,這些工具旨在保護資金和數位身份,因為實體世界和線上世界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
Gen5被宣傳為Ledger標誌性裝置在「這個控制新時代」的重新發明,結合了熟悉的安全功能和新的便利性:電容式E Ink®觸控螢幕、用於移動簽名的Bluetooth® 5.2、NFC和USB-C。Ledger表示,該裝置的E Ink顯示器節能且能夠實現先進的裝置上保護,如清晰簽名和交易檢查,而隨附的Ledger恢復金鑰被描述為每個盒子中都附帶的備用金鑰。
NFC還為Ledger安全金鑰提供動力,讓用戶可以使用FIDO2密鑰保護網頁登入。價格設定為$179/€179,Ledger Nano可以在Ledger.com和全球零售合作夥伴處訂購;在美國,它以預售形式提供,等待FCC設備授權並受該機構時間安排的限制。
領導層將該產品定位為針對現代威脅而打造。「Ledger Nano系列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數位資產安全裝置,已售出數百萬台,從未被駭入,」Ledger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Pascal Gauthier說。「全新的Ledger Nano是為了今天的挑戰和機遇而打造的,並為未來做好了準備。它是適合每個人的新簽名器,價格親民,擁有市場上最佳的安全性和用戶界面。Ledger的下一代從今天開始。」
Ledger強調設計是用戶體驗的一部分:Apple iPod發明者和Ledger董事會成員Tony Fadell邀請了標誌性的Macintosh設計師Susan Kare來製作一套可收藏的圖標徽章,用於個性化。Ledger表示,這次合作旨在為這個通常以嚴肅著稱的產品類別帶來更多的趣味性和可及性。
該公司還將Ledger Live重新構想為Ledger Wallet,稱它不僅是一個投資組合追蹤器,而是數位價值的「控制中心」。Ledger Wallet已經重建,擁有更快的買入、賣出、賺取和交換界面,並引入了直接的dApp連接,使用戶可以將他們的Ledger簽名器連接到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如1inch。一個名為Noah的新法幣上鏈整合,被Ledger描述為現金到穩定幣服務,讓用戶可以用美元或歐元充值,無需額外費用,並立即接收像USDC這樣的穩定幣用於鏈上活動。
Ledger的首席體驗官Ian Rogers將Ledger定位為託管平台和軟體錢包之間的中間地帶。「Ledger是為那些認真對待其數位財富的人準備的,」他說。「Ledger對安全和所有權的承諾在十一年來從未動搖,但Ledger的產品正在與加密貨幣一起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使用Ledger,您可以買入、交換、賺取、消費、連接並做更多事情。我們支持100%的前100個代幣,甚至更多,而不會在安全或所有權上妥協。」
在機構方面,Ledger推出了Ledger Multisig,這是一個直接針對資金管理、智能合約治理和多鏈工作流程的功能。為了提供「規模化的確定性」,多重簽名產品要求每個批准都在Ledger裝置上進行清晰簽名,為高風險決策創建可審計的硬體級確認。Ledger將此定位為Ledger Enterprise的擴展,這是其為需要安全移動大額資金並具有加密確定性的銀行、託管人、政府和加密原生企業提供的平台。
安全是Ledger信息傳達的核心。新的硬體和軟體套件由Ledger Donjon(公司內部的白帽團隊)進行測試,並由外部安全公司審計。Ledger指出行業統計數據以強調風險:「僅在2023年,就有超過140億美元被駭入、詐騙或管理不當,Ledger的安全性為其社區帶來了安心感和不妥協的自我託管,」該公司在簡報中表示。
從技術上講,Ledger Nano Gen5的尺寸為79.40毫米×53.35毫米×8.64毫米,重46克,配備400×300像素(181 ppi)的單色E Ink®顯示器。安全元件是Ledger的EAL 6+認證ST33K1M5。連接選項包括USB-C、Bluetooth® 5.2和NFC;盒子中包含Ledger恢復金鑰。
Ledger在2024年慶祝其10週年,表示已在165個國家銷售了超過800萬台裝置,並支持超過100家金融機構和商業品牌。該公司聲稱其裝置保護了全球超過20%的加密資產,並且隨著AI和混合數位-實體體驗的普及,Ledger簽名器現在將在驗證身份和權限方面發揮更廣泛的作用。
總的來說,Ledger的更新,包括重新設計的簽名器、重建的錢包應用程式(具有法幣到穩定幣的通道和dApp整合)以及機構用的硬體支持多重簽名,標誌著該公司致力於在數位資產和身份融合的情況下,保持作為個人自我託管和企業託管的默認信任層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