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日本金融服務廳(FSA)正逐步推進監管改革,可能允許銀行出於投資目的獲取和持有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這一潛在政策轉變表明日本越來越開放地將加密資產納入其主流金融框架,與該國推進區塊鏈採用和數字資產管理的更廣泛努力相一致。
隨著FSA探索可能重塑其對加密貨幣立場的改革,日本的金融監管環境正在積極演變。根據2020年修訂的指導方針,銀行目前因波動性風險而被有效禁止直接持有加密貨幣。重新評估這些限制的舉措表明日本認識到數字資產在全球加密市場和DeFi生態系統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消息來源透露,FSA計劃在即將舉行的金融服務委員會會議上討論擬議的修正案,該委員會召集首相諮詢機構參與政策審議。目標是促進一個監管環境,使加密資產的處理方式與股票和政府債券等傳統投資產品類似。為了減輕加密貨幣固有價格波動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風險,監管機構正在制定全面的風險管理框架,並在允許銀行持有數字資產之前設定資本要求。
日本不斷發展的監管環境旨在平衡創新與投資者保護除了改革加密貨幣持有外,FSA正在考慮將銀行集團許可為「加密貨幣交易所運營商」,使其能夠直接參與加密貨幣交易和託管服務。日本的加密貨幣行業繼續快速擴張,截至2025年2月,註冊賬戶已增加到超過1200萬個——五年內增加了3.5倍,反映出強勁的消費者興趣和市場發展。
最近,FSA提議將加密貨幣監管從支付服務法轉移到金融工具和交易法(FIEA),使加密貨幣監管與證券法保持一致。此舉旨在改善投資者保護,並解決類似於傳統金融中遇到的問題,包括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
同時,日本領先的銀行準備推出一種與日元掛鉤的穩定幣,這是三菱UFJ金融集團(MUFG)、三井住友銀行(SMBC)和瑞穗銀行之間的共同努力。這一倡議旨在簡化企業結算、降低交易成本並增強該國的數字經濟,標誌著向日常銀行業務中整合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同時,加強監管監督的努力正在進行中,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計劃引入針對加密貨幣內幕交易的新規則,確保參與數字資產交易的投資者獲得更公平的市場和更高的透明度。
本文最初發表為《日本FSA可能允許銀行持有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發布於Crypto Breaking News——您值得信賴的加密貨幣新聞、比特幣新聞和區塊鏈更新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