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挖礦行業正面臨更大壓力,因為關鍵獲利指標——哈希價格正下降至臨界水平。目前徘徊在每秒每拍哈(PH/s)約 42 美元,哈希價格自 7 月以來一直穩定下降,當時曾短暫超過 62 美元。這種下行趨勢威脅到以微薄利潤運營的小型礦工的生存能力,在經濟狀況惡化的情況下引發了關於潛在關閉的猜測。
哈希價格的下降也在供應鏈中產生連鎖反應。硬體供應商正目睹來自掙扎中的礦工的訂單量減少,並在 10 月崩盤後市場急劇下滑後,在以 BTC 計價的銷售上遭受損失。因此,一些硬體製造商,如比特大陸(Bitdeer),已轉向自行挖礦活動,以減輕需求不足的影響。
哈希價格暴跌並接近臨界水平。來源:TheMinerMag隨著利潤空間縮小,許多礦工正將重點轉向替代收入來源。一些正在多元化發展到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和高效能運算數據中心,這些為從傳統比特幣挖礦轉型的營運商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值得注意的是,Cipher Mining 與 Amazon Web Services 簽訂了 55 億美元的協議,提供運算能力,而比特幣礦工 IREN 則與 Microsoft 簽署了 97 億美元的 GPU 服務協議。
網路哈希率的持續上升,已超過每秒 1 澤塔哈希(ZH/s),進一步加劇了礦工面臨的經濟挑戰。自網路成立以來,比特幣獎勵大約每四年減半一次,這一過程預計將繼續加劇挖礦難度和成本。
從歷史上看,2009 年挖掘一個區塊的獎勵最初為 50 BTC。如今,在 2024 年 4 月減半後,礦工每個區塊只能獲得 3.125 BTC,需要專門的硬體——ASIC——才能保持競爭力。不斷增加的運營成本已驅使許多礦工探索新的途徑,包括人工智慧和雲端服務,他們在這些領域產生了可觀的收入。
這種多元化反映了對緊縮經濟環境的戰略性回應。隨著環境的演變,該行業的發展軌跡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礦工如何在能源價格上升、技術變革和影響更廣泛加密貨幣市場的監管發展中適應。
本文最初發表為《哈希價格接近臨界水平:比特幣礦工面臨嚴峻市場壓力》,刊登於 Crypto Breaking News——您值得信賴的加密新聞、比特幣新聞和區塊鏈更新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