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已發布其《金融資產代幣化最終報告》(2025年11月),提供了關於分散式帳本技術如何應用於金融市場的最全面全球評估。該報告發現,代幣化仍處於早期階段,活動主要集中在固定收益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雖然該技術提供了效率提升和更廣泛的投資者准入,但IOSCO警告,法律不確定性、互操作性差距和運營風險正在阻礙大規模採用。該組織呼籲監管機構在代幣化擴展到黃金、房地產和自然資源等實體資產時,堅持"相同活動、相同風險、相同監管結果"的原則。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已發布其《金融資產代幣化最終報告》(2025年11月),提供了關於分散式帳本技術如何應用於金融市場的最全面全球評估。該報告發現,代幣化仍處於早期階段,活動主要集中在固定收益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雖然該技術提供了效率提升和更廣泛的投資者准入,但IOSCO警告,法律不確定性、互操作性差距和運營風險正在阻礙大規模採用。該組織呼籲監管機構在代幣化擴展到黃金、房地產和自然資源等實體資產時,堅持"相同活動、相同風險、相同監管結果"的原則。

全球監管機構表示代幣化的潛力是真實的,但其障礙也同樣存在

2025/11/15 02:33

\

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一個監管超過100個司法管轄區證券市場的關鍵全球監管機構,已發布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分散式帳本技術(DLT)研究報告,探討其在金融市場中日益增長的角色。

《金融資產代幣化最終報告》於2025年11月發布,提供了關於代幣化如何被用於數位化資本市場產品、對市場完整性的影響、相關風險以及監管機構計劃如何應對的詳細見解。這些發現正值全球機構探索實體資產(RWAs)代幣化的關鍵時刻,如黃金、石油、房地產和自然資源。

關於IOSCO和報告

IOSCO的使命是加強投資者保護、維護市場完整性並促進跨境監管合作。該報告由組織的金融科技工作組通過廣泛研究、監管調查以及與公共和私營部門利益相關者的諮詢而制定。

工作組包括來自主要監管機構的參與,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日本金融服務廳(JFSA)、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以及加拿大省級證券委員會。他們共同代表了全球超過95%的證券市場(按市值計算)。

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創建一個一致的全球框架,用於評估代幣化、分析其重塑資本市場的潛力,以及識別傳統和數位金融日益互聯時可能出現的風險。

代幣化:新興但正在成長

IOSCO將代幣化描述為「新興但遠非主流」。雖然該技術已吸引了強烈的商業興趣,但大多數項目仍處於試點或機構測試階段。報告指出固定收益和貨幣市場基金(MMFs)是推動實際實驗的主要使用案例。

例子包括UBS在SIX數位交易所發行的3.75億美元數位債券,以及來自資產管理公司如BlackRock和Franklin Templeton的代幣化MMFs。這些倡議突顯了代幣化結合傳統合規與區塊鏈效率的能力。

根據2024年波士頓諮詢集團(BCG)的研究,全球代幣化資產市場到2030年可能達到16萬億美元,約佔全球GDP的10%。私人信貸、房地產和自然資源預計將推動大部分增長,因為機構投資者尋求改善流動性和部分所有權模式。

漸進式變革,而非革命

IOSCO報告強調,代幣化的影響迄今為止是漸進式而非革命性的。雖然好處很明確:較低的承銷費用、更快的結算和資產的部分所有權 - 但大多數發行、交易和結算活動仍依賴傳統金融基礎設施。

報告確定了當今使用的三種核心模型。「賬簿和記錄」模型專注於數位化文檔而非完全鏈上表示。「數位孿生」模型創建與鏈下資產相連的區塊鏈複製品。「數位原生」模型完全在鏈上發行資產。每種方法都帶來特定的效率提升,但都面臨互操作性、法律清晰度和與現有託管系統整合的類似挑戰。

交易後創新,如代幣化抵押品流動性和近乎即時結算,開始顯示實際效益。根據Broadridge Financial Solutions的數據,在某些情況下,分散式帳本已將日內回購結算成本降低了超過50%。然而,這些改進仍然局限於測試環境和私人網絡,而非擴展的、可互操作的生態系統。

法律和運營挑戰

最重要的障礙仍然是結構性的。現有證券法是為紙質和電子記賬系統設計的,而非代表分散式帳本上資產的代幣。因此,投資者在處理代幣化資產時面臨所有權權利、可轉讓性和爭議解決方面的不確定性。

在運營上,代幣化引入了新形式的風險。智能合約缺陷、對區塊鏈節點的網絡攻擊、數據洩露和私鑰丟失仍然是迫切關注的問題。報告還強調了區塊鏈網絡之間缺乏互操作性如何創建分散的流動性池並限制市場深度。

IOSCO警告,對共享DLT網絡的依賴增加可能會放大系統性風險。如果一個主要區塊鏈或結算層失敗,中斷可能會同時級聯到多個機構。代幣化MMFs的互聯性質,其中一些被用作穩定幣儲備,突顯了傳統和去中心化市場之間日益增長的重疊。

對代幣化的監管回應和協調

IOSCO呼籲採用技術中立、基於原則的監管方法,強調「相同活動、相同風險、相同監管結果」。建議監管機構關注代幣化工具的基本經濟功能,而非其形式或技術。

各司法管轄區正以混合策略回應。一些正在應用現有法律並發布量身定制的指導,而其他則在實驗創新沙盒或起草數位資產的定制規則。新加坡的Guardian項目和瑞士的DLT法案被引用為平衡創新與責任的框架例子。

報告還強調了在整個代幣化價值鏈中明確責任的必要性。即使在去中心化系統中,發行人、託管人和技術提供商等實體也必須對投資者保護和運營彈性負責。

實體資產:黃金、石油和自然資源

對於致力於將黃金、自然資源和商品等實體資產代幣化的創新者來說,IOSCO的發現既鼓舞人心又警示。代幣化可以通過實現部分所有權、提高透明度並擴大投資者訪問範圍超越機構圈子,從而解鎖先前流動性不足的市場。

然而,報告強調,擴展RWA代幣化將取決於法律清晰度、互操作性和可信的結算流程。發行人必須確保代幣持有人對基礎資產擁有可執行的權利,並且託管、審計和贖回機制符合監管標準。

根據2025年Chainalysis報告,代幣化商品和實體資產目前僅佔代幣化總價值的不到1%,但隨著機構投資者尋找數位形式的通脹對沖和多元化,預計將急劇增長。

未來之路

IOSCO總結認為,代幣化的未來在於整合而非破壞。分散式帳本技術有潛力使資本市場更快速、更包容和更高效,但前提是與強大的治理和協調的監管相結合。

隨著監管機構朝著更清晰的框架邁進,機構採用加速,代幣化可能會重新定義全球資本流動方式。這種轉變可能不會以突然革命的形式出現,而是作為金融基礎設施的漸進式重建,融合合規、透明度和自動化。

目前,代幣化仍然是一個正在建設中的承諾:傳統市場與數位未來之間的橋樑。其成功不僅取決於創新,還取決於將潛力轉化為永久性的法律確定性和監管信任。

:::tip 在這裡閱讀完整的IOSCO報告

:::

\ \

免責聲明: 本網站轉載的文章均來源於公開平台,僅供參考。這些文章不代表 MEXC 的觀點或意見。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認為任何轉載文章侵犯了第三方權利,請聯絡 service@support.mexc.com 以便將其刪除。MEXC 不對轉載文章的及時性、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並且不對基於此類內容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或決定承擔責任。轉載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商業、金融、法律和/或稅務決策的建議、認可或依據。

您可能也會喜歡

區塊鏈革命應該是無形的

區塊鏈革命應該是無形的

這篇文章《區塊鏈革命應該是無形的》發表於BitcoinEthereumNews.com。聲明:此處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屬於作者本人,不代表crypto.news編輯部的觀點和意見。談到金錢,每個人最終都有相同的基本需求:我們需要能夠安全且簡單地儲蓄、發送和花費它。但即使在2025年,數十億人仍被正規金融系統排除在外。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新興市場,諷刺的是,也發生在世界領先國家。 摘要 數千萬人在發達市場中仍然缺乏銀行服務,但由於糟糕的用戶體驗和複雜性,區塊鏈尚未提供實用的日常解決方案。採用取決於相關性——巴西Nubank、菲律賓GCash和Telegram的TON支付等成功模式表明,當技術簡單、嵌入式且能解決日常問題時,人們會接受它。區塊鏈必須優先考慮實用性而非意識形態——像薩爾瓦多的比特幣實驗這樣笨拙的推出顯示了風險,而穩定幣和代幣化資產提供了更清晰的可用性和信任路徑。大規模採用需要簡單性——加密貨幣必須變得像現有應用程式一樣輕鬆,使儲蓄、發送和花費變得自然;否則,區塊鏈可能在數十年內仍然只是小眾領域。 根據最近的調查,僅在北美就有超過3600萬消費者仍然缺乏銀行服務,而在英國有超過2020萬成年人服務不足。無論是由於基礎設施不足還是對銀行的不信任,這種金融排斥繼續抑制經濟流動性並限制獲取基本機會。許多人仍然將區塊鏈視為革命性解決方案,為世界提供更快、更便宜和無國界的金融服務。然而,在實踐中,我們尚未為日常用戶實現這一承諾。如今,加密貨幣和更廣泛的區塊鏈被視為提取價值的投機方式,而非...
分享
BitcoinEthereumNews2025/09/20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