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發布報告稱,全球各國央行可能在2030年前將比特幣納入其儲備持有。這一預測來自德國金融機構的分析師Marion Laboure和Camilla Siazon。
分析師們將比特幣與黃金進行了類比。這兩種資產近期價格均大幅上漲,並提供了與傳統貨幣分散化的選擇。黃金價格在2025年上漲了超過50%,達到每特洛伊盎司約4,000美元。
比特幣本週創下超過125,000美元的新紀錄高點。隨著價格上漲,這種加密貨幣的波動性已經降低了。這使其在價格穩定性方面表現得更像黃金。
各國央行一直在購買黃金以對沖美國政治不確定性。他們也希望獲得對美元貶值的保護。許多國家繼續持有美元,但已增加了黃金以分散其儲備。
德意志銀行報告表明,比特幣可能會遵循相同的採用模式。隨著各國央行尋求與其他持有資產不同步波動的資產,比特幣變得更具吸引力。這種加密貨幣提供了與黃金類似的分散化益處。
Marion Laboure指出,政策制定者關於比特幣的討論反映了20世紀關於黃金的辯論。她描述比特幣正享有創紀錄的表現,並作為潛在儲備持有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種資產在金融當局中仍然備受爭議。
分析師們概述了各國央行考慮比特幣的幾個原因。這些包括儲備多元化和減少對美元波動的敞口。比特幣還提供了對抗通貨膨脹和地緣政治風險的潛在對沖。
然而,德意志銀行確定了比特幣採用的必要條件。必須建立明確的監管框架。需要高流動性和安全的託管解決方案。波動性需要保持在可控範圍內,比特幣才能在儲備中發揮有意義的作用。
現在數百家公司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持有比特幣。Michael Saylor的Strategy是最突出的例子。該公司的整個商業模式都圍繞著獲取更多比特幣。
這種企業趨勢支持了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的合法性。它展示了機構對加密貨幣持有的日益接受。這些「比特幣財庫」增加了該資產的感知穩定性。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承認比特幣面臨批評。與現金、債券、房地產或股票不同,比特幣不賦予所有者對基礎資產或現金流的權利。它代表著表示價格的計算機代碼。
Laboure和Siazon承認了反對比特幣的主要論點。批評者表示,由於它沒有任何支撐,因此對長期價值而言過於波動。分析師反駁說,比特幣的波動性已降低到歷史低點。
根據報告,比特幣和黃金都不會完全取代美元。Laboure表示,數字資產應該繼續作為國家貨幣的補充。然而,隨著美元面臨價值下降,這些資產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高盛將其黃金價格目標從4,300美元上調到了4,900美元。分析師Lina Thomas和Daan Struyven引用了新興市場央行的持續需求。他們預計到2026年12月,黃金價格將上漲23%。
黃金價格飆升代表了自1979年以來最快的年度增長。那一年在石油危機和隨後的通貨膨脹飆升期間,價格上漲了127%。這種增長通常發生在重大經濟危機期間。
股票市場呈現不同景象。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新高,年初至今上漲了14.6%。投資者似乎對股票持樂觀態度,同時也在購買避險資產。
比特幣在最近的峰值後交易價格約為123,800美元。儘管創下歷史新高,這種加密貨幣仍保持相對穩定的價格。這種價格走勢支持了德意志銀行關於波動性下降的論點。
這篇文章「德意志銀行預測各國央行可能在2030年前持有比特幣」首次發表於Coin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