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這筆交易以 144A 私募形式構建,將於 2032 年到期,轉換價格比宣布時的交易水平高出近 30%——這是一個早期信號,表明買家押注長期股權上漲而非利息收入。
近一半的收益——約 4.6 億美元——將用於直接從購買債券的同一機構回購 CleanSpark 股票。剩餘資金將用於土地、電力基礎設施、挖礦和數據中心建設、AI/HPC 容量、償還以 BTC 為抵押的信貸額度,以及一般企業需求。
資金分配與融資本身同樣重要:CleanSpark 認為其股權被低估,同時也認識到現在生存需要以十億而非百萬計的資產負債表規模。
可轉換結構突顯了挖礦行業日益擴大的分化。只有擁有可預測現金流和獲取廉價能源渠道的最高效運營商才能以零利率借款。較小的礦工繼續依賴高度稀釋的股權或昂貴的高收益債務——這些選擇通常導致整合或關閉。
零息債券實際上是對比特幣走勢和公司執行能力的槓桿押注。如果 CleanSpark 的股票交易價格高於 19.16 美元的轉換水平,股東將面臨稀釋。如果比特幣表現不佳或資本支出回報滯後,這些可轉換債券將作為與較弱基本面相關的延遲股權發行。
回購後,CleanSpark 保留約 6.7 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和債務償還。考慮到現代挖礦基礎設施每 EH/s 成本在 600 萬至 1000 萬美元之間,如果全部用於挖礦,該公司理論上可以增加到 70-110 EH/s 的容量——即使在全球一 ZH/s 網絡中也是巨大的擴張。
CleanSpark 在財政第二季度結束時達到了 42.4 EH/s,並計劃在 2025 年超過 50 EH/s,約佔當前全球算力的 5%。但擴張不再是奢侈品——隨著網絡難度增加,這是維持單位容量收入的必要條件。
上季度收入同比增加了 62.5% 至 1.817 億美元,但 CleanSpark 仍然錄得 1.388 億美元虧損。每 BTC 生產成本接近 42,700 美元,使該公司成為全球最高效的礦工之一。然而,即使比特幣接近 103,000 美元,能源仍消耗了 46% 的收入,使利潤嚴重受到電力價格和網絡增長的影響。
這就是減半後的挖礦現實:只有擁有廉價電力、工業規模和獲取低成本資本渠道的運營商才能保持競爭力。其他所有人都在逐漸消失。
部分資金將支持 AI 和高性能計算基礎設施——這是席捲挖礦行業的趨勢。但除非這些設施獲得多年期、以美元計價的合約,否則 AI 託管可能成為"可選多元化"而非可靠的收入引擎。
CleanSpark 現在背負超過 17 億美元的長期債務,由約 12,100 BTC 的資金庫作為支持。該公司正在有效地轉變為基礎設施支持的比特幣運營商,規模、電力控制和廉價融資決定誰能在下一個難度週期中生存。
挖礦已經機構化——CleanSpark 正在押注超過 10 億美元,賭它將站在勝利的一方。
本文提供的信息僅供教育目的,不構成財務、投資或交易建議。Coindoo.com 不認可或推薦任何特定的投資策略或加密貨幣。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請務必進行自己的研究並諮詢持牌財務顧問。
文章 CleanSpark 在最艱難的挖礦環境中重新注入 11.5 億美元 首次發表於 Coind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