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Spark 正將其比特幣挖礦業務的收益直接投入到其新的人工智能(AI)部門。
該公司利用最近銷售中超過 6400 萬美元的資金來確保數據中心的關鍵電力和土地。
11 月 4 日(UTC +8),比特幣(BTC)挖礦公司 CleanSpark 公布了其 10 月份的運營結果,揭示了一個新的藍圖,其加密貨幣挖礦部門現在直接為公司未來提供資金。
該公司確認,上個月出售了 589 個比特幣,獲得超過 6400 萬美元的收益,這些資金立即被用於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附近獲取 271 英畝土地和 285 兆瓦電力,用於建設專用 AI 數據中心。
行業資深人士 Jeffrey Thomas 正在領導 CleanSpark 的 AI 轉型。根據新聞稿,該公司與浸沒式冷卻公司 Submer 建立了關鍵基礎設施合作夥伴關係。
10 月份,CleanSpark 生產了 612 個比特幣,使其本日曆年的總量增加到 6,537 個幣。這種穩定的產出得到了超過 240,000 台礦機的支持,達到了每秒 50 exahashes 的峰值運營算力。
該公司的效率仍然是一個關鍵優勢,其性能最佳的機器以每 terahash 16.07 焦耳的效率運行。
儘管上個月出售了 589 個比特幣,CleanSpark 的總持有量仍然保持在 13,033 個比特幣的可觀水平。這些銷售以每個 BTC 平均 110,057 美元的價格執行,提供了非稀釋性資本,首席財務官 Gary Vecchiarelli 強調這對於在不削弱股東權益的情況下為新項目提供資金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CleanSpark 在這一努力中並非孤軍奮戰。澳大利亞出生的礦商 IREN(前身為 Iris Energy)在今年重新定位為以 AI 為先的基礎設施公司後,引發了整個行業的重新評估。其與 Microsoft 達成的 97 億美元數據中心容量協議,以及與 Dell 達成的 58 億美元 GPU 採購協議,鞏固了公司的轉型,並使其股票年初至今上漲了超過 580%。
包括 Riot Platforms、Cipher Mining 和 TeraWulf 在內的競爭對手也已擴展到高性能計算領域,共同推動比特幣礦商進入為美國 AI 生態系統提供動力的新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