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還沒擁有一隻LABUBU,但很難沒聽說過它。
LABUBU,這一由比利時華裔藝術家 Kasing Lung(龍家升)傾力打造的「怪獸家族(The Monsters)」系列主角,自 2015 年橫空出世以來,便以其獨特的「兇萌」形象迅速俘獲了全球粉絲的心。2019 年,與泡泡瑪特的強強聯合,更是讓 LABUBU 藉助盲盒機制的魔力與潮流文化的東風,實現了爆發式出圈,搖身一變成為年輕世代競相追逐的「社交貨幣」。
LABUBU 不僅是一個潮玩 IP,更是一種情感的寄託與共鳴。它那雙尖尖的耳朵、咧開的大嘴以及鋒利的獠牙,構成了一種別具一格的反差萌,深深吸引了 Z 世代的目光。在小紅書、抖音、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上,LABUBU 的身影無處不在,成為了流量與話題的代名詞。
LABUBU 的 Web3 之旅,始於一個名為 LABUBU 的 Meme 項目。這個在 Solana 鏈上誕生的社群主導型 MemeCoin,起初僅僅源於一張帶有 LABUBU 元素的表情包圖像。儘管項目方並未宣稱與官方 IP 有任何合作,但憑藉其極具情緒感染力的視覺形象與社群運營策略,LABUBU 迅速吸引了大量持幣用戶的關注。
$LABUBU 巧妙地融合了潮玩 IP 的熱度與 Solana 生態的 Meme 文化,在泰國、越南、韓國等市場迅速走紅。許多投資者將其視為下一波「文化型加密資產」的潛力股,其運作邏輯與早期的 DOGE、PEPE 等 Meme 幣如出一轍:以社群驅動情緒,以文化符號強化認同。
LABUBU 的火爆,早已超越了實體潮玩市場的範疇,成功延伸至加密貨幣領域。
近期,與 LABUBU 同名的 MEME 幣 $LABUBU 因全新系列產品的發佈而熱度飆升,再度成為市場的焦點。包括知名加密 KOL Ansem 在內的眾多意見領袖紛紛發佈帶有 LABUBU 形象的推文,引發了社群的強烈共鳴。
根據 GMGN 數據顯示,LABUBU 的市值從數十萬美元飆升至 1,800 萬美元,暴漲數十倍;高峰時,其 24 小時交易量更是突破了 950 萬美元,成為 Solana 鏈上最熱門的 Meme 項目之一。與此同時,社交媒體上的參與度也激增,Telegram 社群短時間內突破了數萬人,Twitter 上的話題熱度更是不斷攀升,Google 搜尋人數也呈指數上升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其圖像與 IP 風格的「擬官方感」,部分用戶甚至誤以為這是泡泡瑪特官方發起的 Web3 項目,從而進一步助推了其關注度。儘管目前熱度有所回落,但整體而言,$LABUBU 的熱度遠超其他 Meme 項目,展現出了更強的文化黏性。
對於 LABUBU 的未來,市場給予了高度關注。。一方面,其在潮玩市場的火爆程度有目共睹,不僅成為了全球年輕人社交場景中的「通用貨幣」,還撬動了泡泡瑪特商業邏輯上的飛輪效應。THE MONSTERS 系列為泡泡瑪特貢獻了鉅額收入,搪膠毛絨產品更是成為了年度爆品。
然而,另一方面,LABUBU 也面臨着市場泡沫和炒作風險的挑戰。與當年同樣火爆全球的 NFT 類似,LABUBU 也透過製造稀缺性、激發消費者「害怕錯過(FOMO)」的情緒來推動市場炒作。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經歷火爆的市場炒作後,很多產品最終會回歸平靜,甚至迎來炒作泡沫期後的一地雞毛。
對於 LABUBU 的未來走向,市場觀點不一。有觀點認為其可能會經歷類似 NFT 的市場波動,但也有觀點認為,LABUBU 憑藉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全鏈路商業能力,有望在潮玩市場和加密貨幣市場持續火爆。無論如何,LABUBU 的全球爆紅路徑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新世代文化經濟的絕佳範本。
LABUBU,無疑是文化共振下的新式加密現象。從潮玩頂流到 Meme 幣熱潮,它成功連接了藝術、潮流、社交與Web3。$LABUBU 的成功並非偶然,它代表了一種新趨勢:將現實中具強影響力的視覺 IP ,遷移為加密世界的情緒引擎與價值容器。未來的 LABUBU,或許將不再僅僅是一個玩具或 Meme,它更有可能成為下一代「數位身份標識」的一部分,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數位時代。
在此市場環境下,用戶若想參與 LABUBU 的交易,MEXC 交易所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平台。長久以來,MEXC 交易所憑藉其高效的上幣機制、極具競爭力的低交易手續費,以及卓越的流動性表現,贏得了廣大投資者的信賴與青睞,已然成為眾多投資者涉足加密資產領域的首選平台。
免責聲明:本資料不提供有關投資、稅務、法律、財務、會計、諮詢或任何其他相關服務的建議,也不是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資產的建議。MEXC 新手學院僅提供資訊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確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風險並謹慎投資,用戶一切投資行為與本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