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身份至今成謎,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是誰。有人認為中本聰是一個人,也有人認為是一個組織。2010 年 12 月 12 日中本聰在論壇發布最後一個帖子後,從此銷聲匿跡。
任何個人、組織都無法控制比特幣的發行,比特幣的發行按照預先設置好的代碼規則進行。
比特幣礦工通過運行哈希算法尋找隨機數,第一個找到這個隨機數的礦工就會獲得比特幣獎勵,礦工尋找隨機數的過程即挖礦。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會出現的數量越來越多的問題。因此中本聰在創立比特幣時將總量固定為 2100 萬枚,同時引入了通縮模型控制其供應量,即大約每四年發生一次的減半機制。
比特幣歷史上已經發生了3次減半,由最開始的每次出塊獎勵 50 枚減半到現在每次出塊獎勵 6.25 枚。比特幣即將迎來第四次減半,出塊獎勵縮減到每次出塊獎勵 3.125 枚。
根據比特幣的網絡規則,區塊獎勵在系統每生成210000個區塊後發生減半。比特幣挖礦算法的目標出塊時間約為10分鐘。然而,實際出塊時間可能有所不同,有些區塊的挖掘時間大於或小於10分鐘。這種差異可能會影響下一次減半發生的時間。因此所謂的「4年減半」只是理論上的減半發生時間,具體減半時間會受到挖礦時間影響發生相應的改變,最近的一次減半預計在2024年4月。
比特幣減半時,挖掘新區塊而獲得的獎勵將減少一半。這會降低新比特幣的開採速度,直接影響新比特幣進入市場的流通速度。減半事件大約每四年發生一次,是比特幣供應量控制機制的一部分。
| 時間 | 減半區塊高度 | 減半後區塊獎勵 | 剩餘未產出比特幣占比 |
第一次減半 | 2012/11/28 | 210,000 | 25 | 50% |
第二次減半 | 2016/07/09 | 420,000 | 12.5 | 25% |
第三次減半 | 2020/05/11 | 630,000 | 6.25 | 12.5% |
第四次減半 | 2024/04/? | 840,000 | 3.125 | 6.3% |
由於比特幣總量有限被限制在2100萬枚,減半機制使得進入的比特幣減少,導致比特幣更加稀缺。比特幣的稀缺性,加上過往比特幣減半歷史數據的證明,減半事件的發生可能會推動比特幣價格的進一步提高。
不會。比特幣的交易速度主要取決於區塊大小和網絡擁堵程度。比特幣減半新幣產生速度不會對交易速度產生直接影響。
比特幣減半事件會引發對包括山寨幣在內的加密貨幣市場的關注。投資者可能會對其他加密貨幣的增長潛力變得更加樂觀。這種熱情可能會導致對山寨幣的投資增加,從而推高其價格。此外,由於比特幣的挖礦獎勵減少,一些礦工可能會轉而開採獎勵更高的山寨幣。
截止2140年比特幣將全部開採完畢,比特幣不再增加。屆時,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會被進一步推高,而礦工也不能再獲得挖礦獎勵,只能從用戶交易中獲得手續費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