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羅幣(Monero, XMR)是加密貨幣領域最引人入勝的故事之一,部分原因在於其創造者的身份至今仍然神秘。與比特幣的中本聰類似,門羅幣背後的人物選擇保持匿名,這與該項目對隱私和匿名性的核心重視完美契合。
要了解門羅幣的創造,我們必須先了解CryptoNote協議。這個革命性的協議於2013年10月由一位化名為Nicolas van Saberhagen的人在白皮書中首次提出。CryptoNote引入了創新的加密技術,專門設計用於創建真正不可追蹤的數位貨幣。
CryptoNote協議的關鍵創新包括:
基於CryptoNote協議的第一個加密貨幣是Bytecoin,於2012年7月推出。然而,當加密貨幣社群於2014年發現Bytecoin時,人們注意到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超過80%的代幣已經被挖出。這引發了人們對Bytecoin分配公平性和潛在預挖的嚴重質疑。
對Bytecoin爭議的回應迅速而果斷。2014年4月18日,一位化名為thankful_for_today的BitcoinTalk論壇用戶宣布了Bytecoin的分叉,最初名為BitMonero(意思是「比特幣」和「貨幣」在世界語中的組合)。
thankful_for_today發起該項目的主要動機是:
然而,thankful_for_today的參與時間很短。社群對該項目的方向以及thankful_for_today的決策方式存在分歧。這導致該項目在推出後不久就被社群接管。
門羅幣真正獨特的地方在於它從一開始就成為了一個社群驅動的項目。在最初推出後不久,一群早期貢獻者事實上接管了該項目,將其名稱從BitMonero簡化為Monero(在世界語中僅意為「貨幣」)。
這次社群接管發生在2014年4月,代表了門羅幣真正的誕生。從那時起,該項目由一個分散的開發者和貢獻者網絡指導,他們中許多人選擇保持匿名或使用化名。
雖然門羅幣由分散的社群維護,但多年來,一個核心團隊已經形成,負責指導項目的發展。與許多加密貨幣項目不同,門羅幣核心團隊的大多數成員最初都是匿名的,符合項目的隱私理念。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核心團隊成員選擇公開自己的身份:
Riccardo "FluffyPony" Spagni可能是與門羅幣最相關的名字。他於2014年加入該項目,並擔任首席維護者直到2019年。Spagni在提高門羅幣的知名度和可信度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經常在會議上發表演講並代表該項目。
2021年,Spagni在美國因與門羅幣無關的指控被捕,但這些法律問題與加密貨幣項目本身無關。
ArticMine是另一位長期核心團隊成員,為門羅幣的經濟模型和治理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加密貨幣領域擁有深厚的背景,並在項目的戰略決策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門羅幣核心團隊由許多其他開發者和貢獻者組成,其中許多人選擇保持匿名。這種匿名性與項目的理念一致,並有助於項目保持去中心化。
自2014年推出以來,門羅幣經歷了幾次重大發展,增強了其隱私功能和可用性:
這次升級隱藏了交易金額,顯著增強了隱私保護。在RingCT之前,雖然交易的發送者和接收者是隱藏的,但金額是可見的。
為了保持去中心化,門羅幣實施了工作量證明算法的變更,使得ASIC礦機變得無效。這一決定確保普通人可以使用消費級硬件挖礦。
這項技術進步減少了交易大小約80%,同時保持了相同的隱私水平。這使得門羅幣交易更加高效和實惠。
CLSAG(簡潔鏈接自發匿名組)進一步減小了交易大小並提高了驗證速度。Dandelion++增強了網絡級隱私,使得追蹤交易起源變得更加困難。
就像比特幣的中本聰一樣,CryptoNote白皮書的作者Nicolas van Saberhagen的真實身份仍然未知。這個名字很可能是一個化名,沒有可靠的證據表明這個人的真實身份。
關於van Saberhagen與thankful_for_today甚至其他加密貨幣人物之間可能存在聯繫的猜測很多,但這些猜測仍然未經證實。這個謎團為門羅幣的起源增添了另一層神秘感。
創造者身份的匿名性在加密貨幣社群中引發了有趣的辯論。支持者認為:
支持匿名性:
反對匿名性:
最終,門羅幣的成功表明,對於許多用戶和投資者來說,技術和社群比創造者身份更重要。
門羅幣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其真正的去中心化開發模型。與許多由單一公司或基金會控制的加密貨幣項目不同,門羅幣由分散的貢獻者網絡維護。
門羅幣通過其社群眾籌系統進行運營,允許社群成員提議項目並為開發工作籌集資金。這確保開發保持社群驅動並符合用戶的優先事項。
門羅幣研究實驗室(MRL)是一個由研究人員組成的開放式團體,專注於加密貨幣隱私和安全。他們發表學術論文並開發新技術以增強門羅幣的隱私功能。
雖然門羅幣不是唯一專注於隱私的加密貨幣,但它的方法和歷史使其與眾不同:
門羅幣 vs Zcash
門羅幣 vs Dash
門羅幣匿名起源和社群驅動發展的故事繼續塑造其未來:
門羅幣對隱私的強烈關注使其成為監管審查的目標。世界各地的幾家交易所已將門羅幣下架,理由是擔心其可能被用於非法活動。然而,社群保持堅定地致力於隱私原則。
門羅幣開發者繼續在隱私技術方面進行創新。當前和未來的升級專注於:
儘管面臨監管挑戰,門羅幣在重視財務隱私的用戶中保持著強大的追隨者。其使用案例包括:
門羅幣基於Nicolas van Saberhagen的CryptoNote協議,由化名為thankful_for_today的人分叉自Bytecoin,然後迅速被社群接管並由分散的開發者網絡開發。
匿名性與門羅幣對隱私的承諾一致,並有助於保持項目的去中心化。它還可以保護早期貢獻者免受潛在的法律和監管壓力。
不是。與Bytecoin不同,門羅幣進行了公平推出,沒有預挖。所有代幣都是通過挖礦產生的,遵循透明的發行時間表。
沒有人"控制"門羅幣。它由分散的開發者和貢獻者社群維護,重大決策通過社群共識做出。
不是。Spagni在門羅幣推出後不久加入該項目,並擔任首席維護者多年,但他不是創造者。
是的,門羅幣在大多數司法管轄區是合法的。然而,一些國家對隱私幣實施了限制,一些交易所由於監管擔憂選擇不上架門羅幣。
門羅幣的故事不僅僅是關於單一創造者——它是關於一個致力於財務隱私原則的社群。從其作為Bytecoin分叉的有爭議的開始,到演變為領先的隱私幣,門羅幣證明了去中心化開發和社群治理的力量。
雖然Nicolas van Saberhagen、thankful_for_today以及其他早期貢獻者的真實身份可能永遠不會為人所知,但他們的遺產活在每一筆門羅幣交易中——私密、安全、真正可替代。在一個金融監控日益普遍的時代,門羅幣堅定地提醒我們隱私不是犯罪,而是基本人權。
對於那些對門羅幣及其隱私技術感興趣的人來說,了解其起源有助於欣賞使其在加密貨幣領域真正獨特的原則和價值觀。無論創造者是誰,門羅幣的真正力量在於其社群和致力於財務隱私的堅定承諾。
描述:幣圈脈動基於 AI 技術與公開信息,第一時間呈現最熱代幣趨勢。如果想了解更多專業解讀與深度分析,請訪問新手學院。
本頁面所分享的文章內容均來源於公開平台,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MEXC 的立場或觀點。所有權利歸原作者所有。如您認為內容侵犯第三方權益,請及時聯絡 service@support.mexc.com,我們將盡快處理。
MEXC 不保證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時效性,亦不對因依賴該信息所產生的任何行為承擔責任。相關內容不構成財務、法律或其他專業建議,也不應被視為 MEXC 的推薦或背書。
目前熱門備受市場關注的加密貨幣
按交易量計算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貨幣